前幾天在拜訪過於市長公館展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70週年特展後,總兼好像回到了去年造訪的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因為展場的建築物與感覺實在是太像了!
在這個美麗而小型的城市只待了不到一天的時間,但是未來若有機會,會想再造訪這個蠻有特色的地方,人也很和善呢!
總兼在多年前第一次走訪歐洲的捷克,發現有許多旅客的採購目的是「Bata」的鞋子,因為原產地價格合理,質料佳。
這次有更長的時間待在東歐,花了一天的時間走訪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有幸參訪了正在ÚĽUV Gallery Bratislava展出的鞋子歷史展,
才知道歐洲人不只對鞋子有好品味,他們更是一個追求鞋子品質及製鞋悠久的民族,「穿好鞋」不是奢侈,而是基本條件。
難怪Bata能夠在經過二次大戰還有納粹時期的動亂之下還能日益茁壯發展到今日的規模。
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到布拉提斯拉瓦大約1小時的火車車程,不算太遠,但是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
人們不若維也納人那麼友善,城市的發展也還有進步的空間。但可以感受到她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城市,畢竟成為歐盟國家的一員也不過是十年左右的事而已。
之前與東歐的朋友聊天之下,了解到在動亂時期,物資相對缺乏,對設計美感也無法要求太多;但在斯洛伐克的展上,發現其實皮革的選用以及造型的變化上還是蠻有質感的,也許是天寒的關係,色彩比較偏向深色系為主。
冬天以皮革靴型為主,也有現代常見的雪靴款式,真的很佩服當時的斯洛伐克人就有現代人也認同的審美觀,同時也是熱賣款呢!
夏天則有編織的草鞋款,讓夏日的雙足得以透氣舒爽。
除了展示收集的古董鞋,展區還展出製鞋的工具,多以木製品為主,再加上斯洛伐克傳統服飾與舊照片的點綴,即使所有的展覽說明都以斯洛伐克文標示為主,還是讓人能夠意會過往的鞋子歷史。
展出的鞋子都是已有久遠歷史的古董級藏品(遠目),但在多年下來的情況下,皮革的鞋子看起來還是蠻有保存價值的。
一雙好鞋,勝過十雙,所以鞋櫃裡鞋子再多,還是要備有一雙基本款!
製鞋相關器材文物
仔細看看,是不是有些鞋型還是現在店裡常見的熱賣款呢?
特別感謝在展場工作的兩位奶奶級義工,她們在關門前半小時還是用最熱情、有限的英語能力為總兼解說,讓這次的斯洛伐克一日行留下美好的回憶!
(本文刊登於中國鞋世界雜誌與台灣鞋訊,欲了解訂閱資訊可洽AXCM奧古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