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東京,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畫面應該是熱鬧非凡的築地市場,這個以海鮮交易為主的漁獲市場除了是東京的知名景點外,也是大東京地區販賣海鮮食品餐廳的新鮮保証。
但在今年年底,築地市場即將搬離現址,要到新的區域重新開始,很多人對這裡依依不捨,書店還出版了許多關於築地的書呢(中日文版都有)!
離銀座不遠的築地市場和時尚的銀座很難聯想在一起,而總兼去了東京蠻多次的,這也是第一次去築地市場,這應該也是搬家前的最後一次了!
要朝聖的朋友,地鐵請坐到築地市場站喔!(不知道怎麼買票嗎?看這篇)
地鐵(電車)都營大江戶線和日比谷線都有,建議坐到築地市場比「築地」更為直接
這次總兼帶逛的是築地場外市場,多為餐廳與零售商品為主,漁獲交易的話要清晨才看得到,總兼不是early bird,所以……
連標語都畫成漫畫,其實畫的還蠻不錯的。是說拾得物是失物的意思嗎?
如果說場外市場是給觀光客的空間,那麼這裡應該就是漁獲交易的重點地區,閒人勿入啊~~
於是觀光客的我們,就被規範在這條綠色的通道上(應該也有安全考量吧!)
築地市場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市場之美名,外國遊客也必訪的重點之一。來這裡,海鮮美食的價格也比較優惠,新鮮更不在話下,
唯一的問題應該就是要排隊的機會蠻高的
定食餐廳也有,必竟從清晨天剛亮的時候就開始工作的人們,也要抓住空檔用餐,總不能天天吃生魚片吧!
廚具用品也蠻多樣的,但更吸引總兼的是每一家店多用店主人的姓氏取名,加上日本的字型,整個就是日本風味啊!
排隊店家來一張照片給大家瞧瞧。當時是早上10點多不到11點,人就那麼多了
魚板的店
雖然是抱觀光客的心態來的,但還是覺得這裡多樣的餐廳其實主要是服務辛苦工作的市場員工們,覺得他們真幸福,這樣每天輪著吃一個月應該也不會重複吧!
市場裡的美妝店
街道是以「通」和「丁目」(特別是橫丁)交錯的棋盤式路線,嚴格來說,逛上一圈也得花上1、2個小時
對了,通就是英文裡的Avenue!
紀念品店
海苔店
書店 (食譜居多)
菜攤
很像嘆息橋的二樓通道
水果攤
漁產店的招牌道具--保麗龍
現在看到筷子就會想到我最近收到的禮物
茶店
陶器店
海苔店
餐廳後門的日常
工作的人們
磅秤店
神社
逛築地的時候,聽到中文的機會比日文高很多
各路口音都有
雨鞋可以來這裡買,選擇不少,但樣式不多
柴魚片店
這我不知道是什麼,也不知道買了可不可以過海關……
漬物店
魚板店
漬物店,特別是黑豆居多
童趣的桌椅
這條比較大的街道上有遊客服務中心,大家可以來這裡問路/上網/拿地圖
買了即吃的新鮮烤甲殼類海鮮
地鐵站外的烤地瓜餐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