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樺《空景 - 當搖曳成為一種美好的身分》2012
彼得潘雖是杜撰人物,但在現實生活中似乎與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或是長不大的心態)劃上等號,但是大家也千萬不要忽視自己心中的小孩INNER CHILD,
創意的靈感,常常就是在回歸童心時發生,也許在某個時刻,你也有機會創作出令人驚豔的作品喔!在現代流行跨界合作的情況下,NEVER say Never啊!
在2015年秋冬時節我們在綠光計畫走逛新品味展,也認識了藝術銀行。在2016年開春時,有幸參加了新年首展開幕式活動,這次的活動就叫做「彼得潘去哪兒?」,
從作品的樣貌到創作人的身份,都讓人耳目一新。如果你有計畫來台中,不妨直接到藝術銀行總部(位於台中市自由路,近台中女中)欣賞這個展出全由台灣創作者作品的藝術場域。
開幕式上還請到新式扯鈴團隊飛樂鈴揚現場演出
此次展出的創作者們與美術館館長合影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吳明姝親自導覽
因應彼得潘的童心,所以展場還放了一個互動式扭蛋機,幸運的觀眾可以得到紀念品喔!
藝術家:邱銍韋 女孩 手裡劍
看到如此女孩心的作品,很難想像如此細膩而日式的畫風是由一位大男生所創作的,色彩柔美,故事性也十分豐富
女孩 心之鏡
這一組是展場裡最小的作品系列,創作者將報紙上看到的新聞畫到小張畫布上,看到左側第二幅圖了嗎?那位身著禮服的女性是「志玲姐姐」
為什麼要特別提到林志玲呢?因為創作者林繁男先生就是志玲姐姐的爸爸,他說有空時就將一些新聞或歷史故事的情結畫到畫布上,久而久之也成為一系列的作品。
他是這次展覽中其中一位的跨界創意人。等一下會介紹另一位喔!
張純敏《記憶01》
黃柏仁《不爽》,是展場中唯一的立體作品
蔡明君《拼圖 III - 這是一隻…》
媒體人海裕芬也將她從相片轉化為畫作的作品配合文字一同展出
海芬是從去年十月才開始從事畫畫創作,但是頗有自己的特色,也持續的創作中。將腦海中的美好記憶畫出來與更多人分享
多媒體藝術品
還有一些由藝術銀行收藏的作品放在展示架上,歡迎想為公共空間的公司行號或社區大樓前來承租,讓生活空間更添美感!
呂小涵《米耳和她的寵物》
廖堉安《就地渡假模式演練No.2》
曾麟媛《歡樂BAR》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了一個小孩,就看你如何與他/她相處,真誠而趣味的心態看世界,與生命對話,用藝術表達,其實生活裡的美感,隨處可及。
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9點至下午5點